我看待我爸的觀點是不是來自于我媽的?
發布時間:2022-5-6 20:15:09 瀏覽量:
那么,應該如何保持中正呢?
保持中正,我個人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:“我看待我爸的觀點是不是來自于我媽的?又或者我看待我媽的觀點是不是來自于我爸的?”
當孩子有一種不被父母影響的觀點時,才可能會更接近中正的位置。這通常會表現為觀點的不同。
舉個例子,假設我媽覺得我爸不中用,但我覺得我爸挺棒的時候,我可能更接近中正的位置;
假設我爸覺得我媽過于霸道,但我覺得我媽很勇敢的時候,我可能更接近中正的位置。
也就是說,跟評論方的觀點不太一樣的時候,就意味著可能更接近中正的位置。
當然,也要檢查一下:我們的觀點是否過于偏頗?
檢查自己的發言,知道自己的觀點究竟從何而來的,知道怎樣說一些對別人真正有價值的話,是我們一生不斷要修行的一個功課。
原來!想要家庭幸福,離不開這種三角關系第二,每個時代的人有每個時代的命運。
上述故事其實和人生劇本有關系,女主有一種內疚——覺得沒有展開一個新家庭,就好像對不起父母、對不起其他人、似乎會跟這個社會格格不入。
但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不一樣的,每個時代的人有每個時代的命運。
每個時代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劇本。很多人的糾結來自于想活出自己的人生,但深受父母人生劇本的影響。
在父母那個時代,絕大部分人在二十多歲、還沒搞清楚什么是婚姻的時候,就進入了婚姻,但婚姻對于現在的80后、90后來說,已經不是必需品了。
在如今的時代,女性更想要獲得一種獨立生活的能力,不需要通過結婚附屬于別人。
但這也將會使我們面臨一個重要的原生家庭課題:怎樣讓上一個時代的人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?
如果已經上有老下有小的話,面臨的原生家庭課題將會升級:怎樣向上讓我們的上一代人理解我們的功課,又怎樣向下放棄對下一代人的占領?
即便我們有我們的命運,同時也要對下一代做到“長而不宰”,這樣才能不試圖掌控下一代人的命運。
我們跟上一代人的關系、下一代人的關系,就叫做「代際關系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