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心理問題的5大表現!
發布時間:2022-10-13 18:26:13 瀏覽量:
當代心理學研究表明,心理健康不僅是一個人智力和人格發展、潛在發展、道德形成和積極適應社會的前提,也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形成和發展。
青少年正處于心理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,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可塑性。但與此同時,由于青少年缺乏社會認知知識,很容易導致不健康的心理發展。因此,一個人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發展不僅是一個機會,也是一個挑戰。
作為父母,我們始終關注青少年的心理變化和表現,那么青少年不健康的心理表現是什么呢?
01焦慮或抑郁
猝不及防的害怕情況,沒有明顯身體原因。表現為缺乏自信,過度敏感,食欲不振,無緣無故哭鬧。
這些青少年對陌生的環境敏感,但他們擔心,甚至緊張,不停地哭泣,經常擔心被別人嘲笑,過于關注尚未發生的情況,并伴有毫無根據的麻煩。
對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,也會出現過度焦慮或抑郁。
02人際關系不好
青少年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、教師和同齡人的關系,可以反映他們的心理健康。
心理健康的孩子愿意與他人溝通,善于與同齡人分享,理解和尊重他人,慷慨友好,容易被他人理解和接受。
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一般沒有和諧的人際關系,往往因個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與他人溝通障礙。
不能與人合作,對人漠不關心,缺乏同情心,懷疑,嫉妒,退縮,不能集體,與人格格格格不入。
03恐懼和失眠
害怕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場景的恐懼和逃避,比如對閃電的恐懼,極度緊張,抱著頭跑。
青少年也害怕一些沒有危險或者基本沒有危險的東西,這種害怕非常突出,青少年因為恐怖而回避和退縮。
失眠兒童很難入睡。他們不時醒來,大聲哭泣,甚至夢游四面八方,但他們白天記不起來了。他們只覺得精力不足,情緒不穩定。
04多動,暴躁
青少年的心理行為可以反映在青少年的行為中,一些青少年出現了“多動癥”。
主要表現為活躍;注意力不集中;情緒波動大,自控能力差;嚴重影響學習等方面。具體來說,他喜歡跑步,或爬上爬下,搖椅子,轉身,四處走動,大喊大叫或說話,戲弄別人,保持小動作。
具體來說,注意力不集中,上課不能集中聽講,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受到環境干擾和分心,在課堂上環顧四周,心不在焉或發呆。
具體來說,自控能力差,表現為幼稚任性,克制能力差,容易生氣或沖動。情緒不穩定,對小事大喊大叫,脾氣暴躁,經常沖動行事,不考慮后果,可能會突然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和破壞性行為。
05攻擊性和
俗話說,生牛犢不怕虎。z,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育期,比較沖動,遇事不能冷靜,反正想著出事有父母扛著,做事不計后果。
這些孩子整天到處跑,經常惡作劇,喜歡諷刺別人。他們不珍惜美麗的物品。摔跤成了一種愛好,表現出攻擊性和叛逆性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父母不能忽視的。
對于上述青少年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,我們的心理學家建議早期干預和早期健康,不要等到發展為嚴重的抑郁或焦慮和其他精神疾病干預,這將超過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