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厭學”VS“抑郁癥”兩者之間有區別
發布時間:2022-10-13 18:54:18 瀏覽量:
假如有時光機,可以回到過去,你愿意回到人生的哪個階段?
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:童年;“童年無憂無慮,多好玩啊。”
但是童年真的沒有煩惱嗎?
長輩們總是說:什么都不用你做,你就好好學習。“上學”父母覺得簡單不能再簡單的事情,就成了孩子痛苦的一部分。
“每天晚上都會失眠,凌晨四五點才睡著。”
“早上6:30起床上學,到了學校就躺在桌子上發呆。”
“我認為我不能成為你們心中的好學生,不要互相強迫,你知道我每天都難以入睡,焦慮煩躁嗎?”
“事實上,我以前也很努力,但是成績就是起來,我有什么辦法?”
看到這些青少年的自述,我們要注意一種疾病:青少年抑郁癥!
青少年抑郁癥
最近,在我院心理科門診,看到了很多這樣的病人,其中很多是兒童青少年。
“低頭想哭,晚上總是失眠,心情不好,不舒服,在學校只是期待回家,即使家里沒有網絡沒有人,躺在床上輕松。我不知道這是一種疲勞還是什么,但孩子不想走出家門。父母很焦慮,孩子似乎不那么焦慮,不想上學,不想和別人聯系。”
醫生說,青少年抑郁癥的典型表現是不愿上學甚至厭學。
一些家長或學校教師可能只是認為學習壓力太大,歸咎于學習壓力“學校恐懼癥”。
“厭學”·“抑郁癥”有區別
普通的“學校恐懼癥”或者厭學,在學校里往往是情緒異常,但是一旦下課,離開學校或者回家都是很正常的。
但是如果是抑郁癥,無論是在學校上課還是回家,情緒都是不正常的。
這些學生的智商往往是正常的,甚至是非凡的。
他們都很清楚自己身邊的同學在努力學習,每天都在進步,但是自己卻沒有動力。
有些人可能認為抑郁癥是坐在角落里,表情遲鈍甚至沉悶。事實上,抑郁癥的典型表現是事物“缺少愉悅感”。
無論做什么,都無法體驗其中的樂趣,沒有動力,這是典型的抑郁心理感受。
診斷抑郁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是“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”。
一些患有嚴重抑郁癥的青少年最終往往不得不停學,這就有治療抑郁癥的指征。
如果孩子不愿意上學,
我們能做些什么?
學校生活對于兒童自然健康的發展,以及學習相應的知識和技能,適應社會是非常重要的。
孩子們不愿意上學的時間越長,頻率就越高。它不僅在未來更有可能避免和拒絕其他類型的學校,而且還會導致疲勞帶來的許多矛盾和沖突,如自尊心下降、缺乏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價值的否定。
從這個意義上說,我們必須積極合理地對待孩子的厭學。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歸結為孩子貪玩,不喜歡讀書,不喜歡學校。
為了消除兒童厭學是由于實際心理障礙或客觀因素造成的生理原因,到專業醫院或機構對兒童進行系統的專業評估。